“品牌方突然给我们发邮件要求我们的合作价格一定要降。”今年6·18期间,某知名家电龙头企业的供应商向南方+透露。
这背后是今年6·18全面打响的家电产品价格战。今年6·18,京东、美团等电商企业并没有将重点放在低价宣传上,而是忙着“万物皆可外卖”,打起了即时配送战;但和电商企业的“打架”重点不同,在家电领域,低价走量的拼杀仍是主题。
由于额度告急,部分国补券已经暂停,但即使没有国补券,家电企业的促销竞争之势仍旧不减。
比如在彩电领域,甚至出现“面包卖面粉价”,98英寸彩电7000左右的价格就能买到,大尺寸价格的彩电“上车价”不断下探。而在空调领域,小米空调打性价比之旗,也搅动空调市场一江春水,奥维数据罗盘显示,今年1月—5月,美的、格力、小米稳居线上空调市场前三,所以,这个6·18,线上空调市场价格战火热,美的、格力、海尔、小米、奥克斯等品牌厮杀惨烈。
“卷”低价,压缩供应链成本必不可少。有老牌供应链企业向南方+表示,去年下半年开始,随着某五百强家电品牌企业不断向供应链企业施压,以获得更大的终端产品降价空间开始,今年来已有好几家知名家电品牌陷入此种竞争模式之中。
然而,相较于汽车企业“内卷”频受关注,家电企业供应链“内卷”之势并不在镁光灯之下。日前,在社会关注之下,汽车行业多家龙头企业公开作出“60天账期”公开承诺。这让不少家电供应链中小企业都很“羡慕”。——“没人关注我们,其实我们的账期也很长。”“有的龙头企业甚至会反复修改之前的交付约定。”
可以说,今年6·18的家电圈已价卷至地板,而由于去年下半年国补带来的国内家电消费的高基数,以及今年上半年国补再次推动一些消费者提前释放消费需求,2025年下半年国内家电消费的增长可能要降低预期,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国补+品牌厂商的大促下,依靠供应链压缩成本卷低价带来的销售增长会越来越乏力。——家电圈供应链的反内卷,亟待更多监管关注,供应链愈演愈烈的内卷趋势,应休矣!
南方+记者 姚翀